恒天然宣布面向未来的气候行动计划

1 MINUTE READ

近期,恒天然宣布了农场碳减排目标,并发布了相应的气候路线图和气候相关信息自愿披露报告。这标志着恒天然朝着制定的气候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恒天然的目标是到2030年减少30%的农场排放强度*(以2018年为基准),从而进一步减少产品的碳排放。恒天然86%的碳排放来自农场,新设目标是降低其所收集的每吨经乳脂和乳蛋白标准化的牛奶(FPCM)的碳排放强度。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郝万里(Miles Hurrell)在公司年度大会上宣布这一目标时表示,新西兰奶农一直是高效率排放的践行者,并将继续努力保持。

“作为诸多世界领先食品公司的乳品合作伙伴,我们积极响应客户及相关机构不断演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也切实履行我们所面临的市场准入、法律和报告义务。

郝万里先生表示:“我们将共同努力,以减少农场、运营和研发过程中的碳排放。这将帮助恒天然积极应对未来的考验,支持我们实现为子孙后代打造长期可持续的合作社的雄伟目标。”

“对于我们的客户而言,我们产生的排放构成其范围3碳排放的一个主要部分。因此,我们今天宣布的目标将进一步向客户及行业伙伴表明,我们致力于成为他们长期的可持续乳品合作伙伴。"

恒天然期望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这一新目标:

·        通过最有效的饲养实践(farming best practices),比如提高饲料质量和畜群生产性能,减少7%的碳排放;

·        通过AgriZeroNZ(农业企业和政府设立的合资企业,致力于开发甲烷解决方案)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关系开发的新技术减少7%的碳排放;

·        借助现有和新植被的碳去除功能减少8%的碳排放;

·        8%的碳排放减少来自原林地转牧场。

恒天然董事会主席Peter McBride表示,这是合作社的整体减排目标,将对各个农场产生不同的影响。“就排放强度而言,农场系统内部和不同农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我们相信,通过促进农场主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我们一定能朝着目标稳步前行,“ McBride先生表示,“农场减排的解决方案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它需要我们共享良好的养殖实践和技术——这既是我们最大的机遇,也是最大的挑战。”

“我们对农场主面临的挑战感同身受。在共同迈向我们减排目标的过程中,公司不会站在农场主的对立面,而是将与他们携手,在包括甲烷减排技术投资在内的多个方面展开合作。

恒天然表示,这个目标是在与农场主讨论了近一年之后达成的,讨论的内容包括目标的必要性以及双方为实现目标而开展合作的方式。恒天然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采用的方法也会不断演进。

       恒天然还发布了气候路线图。该路线图是一项方案,概述了公司为实现其2030年目标以及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而将采取的行动。

今年早些时候,恒天然提高了其生产和运营的减排目标,发布的新目标是对之前一系列目标的完善。

郝万里先生表示,拥有一整套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将让高价值客户有信心继续从恒天然购买乳制品,同时维护恒天然作为一家大规模、高排放效率的乳制品供应商的声誉。

除此之外,恒天然还自愿发布了第一份与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报告。该报告识别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有助于公司进行未来规划。

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律引入强制气候相关风险报告的国家,包括恒天然在内的约200家新西兰公司明年将被强制要求执行该法律。

郝万里先生表示,他为公司为应对气候挑战而采取的措施感到自豪。郝万里先生说道:“今天宣布的目标不仅仅对恒天然意义非凡;它还将帮助新西兰实现《零碳法案》设定的2030年减排目标。我们清楚公司在新西兰减排行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帮助国家实现气候目标。”

恒天然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表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恒天然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7月,我们发布了范围1和范围2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相关排放量绝对值减少50%,比之前到2030年减少30%的目标有所提高。随着最新范围 3 减排目标的公布,我们正进一步加快实现 2050 年净零排放的目标。在中国,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践行我们与政府的优先事项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承诺,并与我们的合作伙伴更加紧密地合作,为子孙后代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该2030年目标与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相符,这意味着它们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目标保持一致。我们目前正在向科学碳目标倡议提交以下2030年目标,以供验证:

·        恒天然承诺,到2030财年,每吨经乳脂和乳蛋白标准化的牛奶的范围1和范围3森林、土地和农业部门(FLAG)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0%(以2018财年为基准);

·        以及恒天然承诺,到2030财年,将其范围1和2 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50%(以2018财年为基准)。